9月25日至27日,省司法厅携手省文联,组织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领域的省内文艺名家走进江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艺法同行 逐梦奋进”采风活动。
文艺名家们走进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省新城监狱)、省赣西强制隔离戒毒所和bet36体育在线市的县(区)司法局、乡镇司法所、民主法治示范村、法律服务机构,创作了一批文学艺术作品,以文艺工作者视角和艺术化形式鲜活记录江西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实践、平安实践、服务实践的奋斗足迹和生动故事。即日起,推出“艺法同行 逐梦奋进”采风作品专栏,陆续刊发此次采风活动创作的文艺作品。
把光照到每个人身上
——“2024文艺名家走进江西司法行政系统”采风札记
作者:王晓莉
2024年9月25—27日,早秋。我们省内文艺工作者一行在省司法厅宣传培训处刘建辉副处长带领下,开始为期三天的司法行政采风。我们的行程安排紧凑饱满,那几天我们的车一直驱驰在赣西平原上,大地满目金黄,秋光正好,我的内心颇不平静。对司法行政工作知之不多,没有过深度接触的机会。作为以文学为业的人,是否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传达出正确的法治意识和观念,是否能准确体现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理解,是否能在作品中传达为现代法治所倡导的人性价值,这些对我都是一项很具挑战的工作。我珍惜这三天时间,也在心里暗暗觉得,三天不够。我只能抓取几个最能触动心灵的细节与侧面,一一记录下来。在一片叶里窥看整个秋天,在一滴水中透视阳光。
“启 明”
第一站是位于南昌新建区的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也叫省新城监狱)。新建区山水秀美,富饶广阔,是南昌人无比熟悉的一个区域,位于此处的少管所却是一般人难以熟悉甚至连走进也很难的。每个人都由青少年期走向成熟与老迈,青少年本是人生最单纯美好的一段,有如溪水还没有被污,有如小树根基还没有扎稳正在往上挣,生命的希望与憧憬就孕育在这一段年华里。而究竟是遭遇了什么,让一些人在成长的路上过早走上“小径分岔的道路”,有的甚至是一条不归之路。而且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与人心的快速早熟,这个问题越来越复杂。问题儿童、问题少年早就是个人人都有感触与感慨的社会话题,“未成年犯”更是触犯了法律红线,他们有如野马乱闯产生危害。
我想探究与了解的东西太多。管教所内非常洁净有序,教官们腰板挺直自有威严。清瘦的监狱长李能友在门口的展览长廊前向我们详细介绍所内情况。我对李所长重点提到的启明学校尤为关注与感慨。启明学校成立于2005年,是由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主办的一所特殊学校。启明学校显得很不一般的是,它首开了全国未成年犯教育纳入国民义务教育序列先河。19年来,学校开展特色化教育,实行半工半读,确保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100%完成义务教育。“教育立所,是我们的第一治所理念。”李所长说。看似简单一句话,却非常不简单。对未成年犯人,惩罚是手段,教育、感化与挽救才是最终目的。“教育”,代表着文明与希望,有如人生之光。光照不到的植物,不是枯死就是萎靡不振。没有接受教育或接受教育少的人,与照不到光明的植物没有两样。我们在学校的几间教室参观。冥想室摆着几个蒲团,除此别无它物,简单的空间有助静心与冥想。七年级教室在上语文课,学的是《秋天的怀念》,那是作家史铁生怀念自己母亲的一篇美文,隽永深沉,值得每个人阅读品味。书法教室里,纸墨备齐,其中一个在练习书法的少年被我们同行的书法大家张老师指导了一番。张老师教他写字要有笔锋,并执笔演示。那少年认真观看,并再次练习。他站着一笔一笔书写,书法使他看上去安静虚心。我在一边看着这一幕,想,他以后再写毛笔字时,一定会想起一位书法家对他说写字要有笔锋的这个下午,他下笔时也一定会尽力去寻找写出笔锋的那种感觉。我又想,这虽然是一次即兴的、双方都没有提前准备的指导与学习,它同样也是教育。一次短暂、细微,却很有用的教育。又觉得学校名称为“启明”,的确是恰切、充满希望。启明星升起在黎明的天边,以此开启一天。少年们接受该接受的教育,以此开启明亮,开启往后的生活。
戒毒人员的自画像
在去往省赣西戒毒所的路上,因为赶了不少路,我们都有点疲惫和昏沉。为了提神,我告诉同行的女作家朝颜和甘雪芳,很多年前自己还是文艺女青年时的一个“胡思乱想”。那时候文学界流行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书中青年们喝酒抽大麻,公路旅行,以此寻找艺术与生活的灵感。“在路上”这个词后来也成为年轻人推崇的某种生活方式。一边痛苦一边向往——也许所有年轻过的人都是这样的吧。当时年轻的我也是,想要出门,想要在路上,偶尔会傻想若是也抽一次大麻,不知会获得何样灵感。当然随着年岁见长,这件事不仅从来没有实现过哪怕一次,而且我早已知道它的不可取。但是人对“禁忌”这种东西,也就是明明不可以做的事有时候就是会有不可理喻的向往,这种心理也确实存在。朝颜和雪芳听了都会心地笑。我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我会真的来戒毒所,遇见一些出于各种原因真正吸过大麻,又在这里被强制戒毒两年的人,遇见一些真正触犯法律“禁忌”的人。
一身白色制服,儒雅干练的汪楠华所长,向我们介绍所内情况。他提及所内戒毒人员最高峰时有1700人,现在在册收治人数350人左右。戒毒难在戒心瘾,省赣西戒毒所这些年一直在努力的就是不断提升戒毒人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目前所里取得了很多成绩,多次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并被评为第一批“全国统一戒毒模式示范所”。
汪所长带我们在几个楼层参观。为了帮助戒毒,所里各种先进技术、各种科技手段都在使用。我平常在家偶尔网购一些艾条,艾灸自己关节,或者仅仅就是用于居室驱蚊。而在这里的三楼,艾灸则用于帮助戒毒。只见四名戒毒人员躺在治疗床上,年轻的全科医生两手持艾条,沿他们脑部两侧来回熏灸,手动为他们实行艾灸治疗。时长大约20到30分钟。每一名戒毒成功的人背后,是工作人员这样无名的、大量的付出。我没有时间详细询问其中的原理,但是戒毒期间人的情绪必定起伏极大,波动与反复可能随时发生,而艾灸令人的神经舒缓平静是肯定的。艾灸以及其它医疗手段有效地平复着、修正着已经被“毒”伤害的大脑和神经。
艾灸是戒毒手段,很容易理解。而艺术也成为戒毒的“药”,我还是第一次了解。在二楼一间朴素的教室,我观看了一次特别的画画,看到几张特别的自画像。
教室内几张圆桌,每张桌前都围三四个成年人。桌上一个画笔盒装满各色颜料笔。愿意用什么色彩都可以。下午明亮的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戒毒所一名老师在来回走动与指导。老师对我介绍美术课的内容,说,其中一个环节是让戒毒人员画自画像,画出心目中的自己。这样做的原理是,让他们将心目中的自己投射到纸上,由此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老师就可以针对自画像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疗愈。
我内心非常接受这种方法。在我看来,这个投射训练其实适用每一个人。我们甚至自己一个人时也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画自己,观看自己,帮助自己。
在一张桌边我看到同一个人画的两张自画像。一张上画着女人与男人围桌而坐。女人居中,头发膨开,块头比男人要大。男人在左侧,非常瘦弱。他们两人没有紧密坐在一起,而是中间隔着一点距离。画画的人把更显眼的位置留给女人,显然妻子在他心里是家中更核心的人。
另一张是一幢屋子,屋前一条公路,屋后竹林倚山,竹林很密很大一块面积,似乎在代替画画的人,照拂着、保护着他的家。
两张自画都线条简陋,甚至不合透视原理。然而在这里,画为心声。
画画的,是一个瘦瘦的男人,四十多岁。面色有点黄,胡须几天没刮了,拉碴着,他自述来自吉安。我用写作者的眼光看他,觉得令他有些憔悴的,除了往昔毒品与我无法得知的某种生活磨难外,还有从他自画中透露出来的一种目前得不到、实现不了的对家及家人的渴望。“亲情”这种东西,像菜里的盐,平时看不见,但人一旦缺了,吃不上,就觉得没有力气,怎样都不是味。人吸毒的那刻,丧失理智,把“盐”的重要性彻底抛到脑后。毒品就是这样制造人间悲剧的。现在他重新渴望“盐”,渴望正常——他的自画像透露了他的内心一角。
我突然对自画像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跟平日不同的认识。自己画自己,听上去简单,照着镜子或者不照镜子,就是凭想象画出五官、画出环境,再添上颜色,就是一张自画像。事实却并非如此。它必须来自于画画的人对自我的处境、自我痛苦与渴望的清醒认知,来自情感最深处的一块“结晶体”。这结晶体平常沉睡着,被掩盖着,甚至被扭曲着。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会去认识、去面对它。只有当画的人真正安静下来,抛开眼前许多羁绊,他才能在一张纸上慢慢回忆出、呼唤出、并且画出自己最在乎的情感,最痛的往事,以及最深层的向往。才能画出自己需要的“盐”。乃至画出自己。
眼前这个小个子男人,他的两张不成熟的自画像,正说明了画笔如何画出心声,艺术如何矫正疗愈内心。更进一步说,在戒毒所,绘画成为了心理健康疏导和治疗的方法。它解除压力、修复创伤、调整情绪,它唤醒了人的情感。
艺术的作用功莫大焉。
芳溪的漆明如
9月26日上午走访了好几个地方:bet36体育在线袁州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袁州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袁州区司法局下浦司法局、袁州区凤凰街道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明白人”工作岗和江西鸿韵律师事务所。bet36体育在线这座古城我来过许多次,知其素来民风良好,文脉悠远。此行又增添了对司法行政工作这一块的了解,对bet36体育在线的认识更全面更立体。bet36体育在线的法律服务工作做得很全面,所到之处,我了解到了“有法帮你”“袁满解”“红色驿站”“法律明白人”等诸多法律方面的名词与内容。
下午则前往宜丰县,参观宜丰县智慧矫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宜丰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行程非常密集,大家收获颇丰。但印象最深刻的,可能还是芳溪镇的漆明如。“我是芳溪的漆明如。”在宜丰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朴素的会议室,个子高大的漆明如,坐在我们对面,开场白简洁干脆。他讲解他作为人民调解员所亲身经历的几个故事。我详细记录着。人民调解员都是一些既有一些基本法律法规知识又有相当工作经验,既可及时介入当时当地纠纷又能以法理情服人、真正下沉到基层的“首席”工作者。这个工作可以较大程度地破解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但其实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因人因地因事不同,每一桩纠纷也都不相同,并没有一个共同的处理模式。漆明如谈到一宗继承遗产纠纷中的难点是,其中一方女性是个文盲,方言里说这种人是属于“油盐不进”的。此时调解人不能着急,“硬攻”是没有用的,他必须运用聪明才智,了解民情乡俗,才能找到纠纷的突破点;漆明如还提到另一宗山林纠纷,双方对于山林归属界限争执不下,漆明如他们就一次次亲自去到山林中,详细测量,咨询当地有资历的老人,花去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最终才确立一个清晰的,让双方信服的边界,当场打下界桩,以无后患。漆明如的讲述很有画面感,我几乎听到看到了一个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在现场调解时的眼神、语言、动作,以及他要快速运转自己的大脑以便快速处理纠纷的样子。晚饭时我们采风人员彼此交流。来自万载、从事摄影的肖老师说,他有意用三年时间跟踪拍摄一位司法所长、人民调解员或者是“法律明白人”,在一段时间跨度内呈现他的日常生活以及所起作用。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艺术表现角度。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说,那你可以拍芳溪的漆明如呀。看来漆明如不仅是芳溪镇成功的调解员,而且已经成功地走进我们这群文艺创作者的视线之内。他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并且能懂人心。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的素质,漆明如都有。我想,在宜丰、bet36体育在线,乃至在江西,漆明如这样的能人还有不少。他们构筑了我们司法行政最基础的那一部分。
一座特别的村庄
9月27号前往的是上高县泗溪司法所与上高县洋林归侨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行程的最后一天。洋林是著名侨乡,上世纪八十年代从越南归国的700多名侨民就安居在这里。迎接我们的村支书张胜德,是个瑶族汉子,一身黑底镶花边民族服饰显得隆重。他以及绝大多数村民的父辈祖父辈都从越南归来,并且至今也有不少亲属远在越南,双方仍有亲情来往。在村会议室,喝着诺丽果茶,口才颇好的张胜德告诉我们,洋林村以“侨”为桥,多年来一直用心做好法治宣传、依法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保持着“零上访零诉讼零行政处罚”的记录。
洋林村竟有七个少数民族共同聚居,可能一个家庭里就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在我的阅历里这真是有点特别的村庄。“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句话常用于形容各民族团结在一起,洋林村就是这样了。特别的还有洋林的环境也比一般乡村更为优美。屋舍洁净,道路开阔。同行的摄影家忙个不停,一边为村口大树下几位安详而坐的老人留影,一边又请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从远至近走来,这些都要一一收藏在镜头中。我在一边看,发现摄影家所拍每一张照片都呈现一派祥和。我后来久久回想那祥和之气究竟来自何处。最后明白过来,祥和来自于那天洋林村的阳光,那天光线真是太好了,明媚,无处不在。给那些大树、房屋、老人,那些服饰艳丽的青年,那些在阳光下愉快交谈、愉快行走的人们全都镀了一层金色光芒。看来,只要阳光照射到、眷顾到,万事万物就没有不愉快不健康的。因此人也没有不需要不爱恋阳光的。我突然感悟到,光,正是我们此行采风主题。我们在短短三天,看到了法律之光、人性之光以及美之光。看到法律最重要的作用,正在于帮助人们驱赶黑暗,向阳成长。看到法律,保证了把“光”照耀到每个人身上。
作者简介
王晓莉,文学创作一级。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入选江西省文化名家。出版散文集《不语似无愁》《双鱼》《笨拙的土豆》等。曾获第二十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谷雨文学奖,井冈山文学奖“年度作家”奖等。作品入选上百种国家级散文选本。